当前位置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市场分析 > 正文

我国船舶业复苏释放利好

发布日期:2014-09-02 来源: 船舶设备产业网 查看次数: 5023
核心提示:今年前几个月,船市结构调整步伐加快,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。中国船企凭借承接散货船等优势,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。受造船业复苏带动,上半年,我国造船板产量达到637.35万吨,同比增长43.76.这说明我国有实力、有能力的钢铁企业适应市场,满足高端需求,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、调整产品结构的进展已经取得新的成果。但从长远看,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、运力过剩难以改观、航运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,船市成

  今年前几个月,船市结构调整步伐加快,全球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。中国船企凭借承接散货船等优势,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。受造船业复苏带动,上半年,我国造船板产量达到637.35万吨,同比增长43.76%.这说明我国有实力、有能力的钢铁企业适应市场,满足高端需求,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、调整产品结构的进展已经取得新的成果。
  但从长远看,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、运力过剩难以改观、航运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,船市成交下滑趋势明显,新船价格上涨趋势受阻,市场前景依旧不容乐观,中国船舶工业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。加之当前船板产量增长过快,现货市场供大于求,船板价格仍然深陷不断下滑的境地,这给相关钢企带来了极大的压力。业内人士表示,在此情况下,钢企切莫透支船舶行业复苏所带来的利好,应继续加强船用钢材品种结构的调整优化。
  我国船舶工业整体运行良好
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1月~7月份,中国船企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同比继续增长。
  1月~7月份,全国造船完工量为2066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21.5%;承接新船订单量为4573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42.5%;7月底,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.5345亿载重吨,同比增长36.4%,比2013年底增加17.1%.
  业内人士认为,前7个月我国造船完工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2011年、2012年的新船成交量较小,航运市场低迷,船东接船意愿不强。
  从出口来看,1月~7月份,我国完工出口船1812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11.9%;承接出口船订单4280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56.7%;7月底,手持出口船订单1.4501亿载重吨,同比增长55.9%.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的87.7%、93.6%、94.5%.
  1月~7月份,我国54家被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1701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3.7%;承接出口船订单4036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55.4%;7月底,手持出口船订单1.4072亿载重吨,同比增长58.5%.出口船舶分别占重点造船企业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的86.9%、92%、94%.
  业内人士表示,今年初以来,我国造船骨干企业和研究单位继续强化市场需求引导,加强绿色环保主流船舶和高技术船舶的开发,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的突破,获得了液化天然气(LNG)船、超大型油船、超大型集装箱船、大型散货船及液化乙烯气体(LEG)船、不锈钢化学品船、科学考察船等一批高技术船舶订单。
  前7个月,我国船舶行业87家被重点监测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97亿元,同比增长9.6%.其中,船舶制造产值1104亿元,同比增长3.8%;船舶配套产值176亿元,同比增长15.3%;船舶修理产值67.8亿元,同比增长26.5%.与此同时,船舶行业87家被重点监测的企业完成出口产值966亿元,同比增长4.1%.其中,船舶制造产值764亿元,同比增长3.2%;船舶配套产值26亿元,同比下降10.5%;船舶修理产值28亿元,同比增长19.7%.
  但前7个月,我国船舶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比下降。1月~7月份,87家被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7亿元,同比增长10.6%;利润总额受到个别企业大幅亏损的影响,为40.7亿元,同比下降8.5%.
  船舶业过剩困局未根本性改变
  在船舶行业,交船难、融资难、盈利难、转型难依然是不少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。当前,全球航运市场依然低迷,船东接船积极性不高;新船价格处于低位,首期预付款比例不高;不少企业融资保函困难,影响交船进度,丢失新接订单;船厂船台、船坞等大型专用设施难以转型,兼并重组相关政策尚未落实等问题,造成船舶交付延期,完工量下降;造船融资成本增加,企业盈利困难;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繁重。
  船舶业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。当前,全球运力达到16.9亿载重吨,近几年海运量约为95亿吨,运力过剩问题突出。世界经济复苏缓慢,克拉克松综合运价指数依然处于1万美元/天~1.5万美元/天的弱势区,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(BDI)不足900点,船东新建船舶动力不足。分析认为,未来2年~3年,船舶市场需求约为1亿载重吨,而受船市兴旺时期影响,全球造船产能已达到2亿载重吨。近几年,在船市低迷、船厂接单困难的背景下,部分产能退出市场,但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,这种格局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根本改变。
  船企经营困难局面没有得到更好改变。2013年至今,全球新船订单增加不少,我国不少骨干船企船台(坞)计划已排至2016年。但分析认为,由于船价普遍较低,预付款条件苛刻,船舶技术要求提高,交船也存在一定风险。因此,必须客观分析订单,防止盲目乐观,要认识到船舶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;造船企业要全面加强企业管理,提高生产效率,降本增效,加强风险管控,努力克服困难。
  当前船板价格处于低位,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造船企业的成本压力,但船板采购价格也不是越低越好,钢价下行在降低了船企采购成本的同时,也可能导致铁矿石进口减少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需求和造船市场。
  船舶工业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。我国船舶工业自2010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。但整体上看,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、生产效率不高、配套产业发展滞后、优强企业亟待培育、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,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,存在较大差距,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。
  下半年船舶市场将明显回落
  2013年下半年以来,全球经济增长温和向好,但新增动力有减弱的迹象。目前,美国正在逐步消减量化宽松,并考虑退出这一政策;欧元区投资支出不足,并面临通货紧缩风险;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难以消除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今年两度下调增长预期至3.5%;地缘政治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的不稳定因素;中国经济也进入中速发展阶段。以上这些因素均对全球航运市场产生不利影响。
  此外,航运市场运力过剩、供需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,BDI处于低位。随着一年来新船订单的陆续释放,下半年船舶市场将明显回落,全球新船成交量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。
  业内人士预计,下半年全球新船成交量为3000万~4000万载重吨,全年成交量在1亿载重吨左右;造船完工量继续下滑,全年完工量在9500万载重吨左右;手持订单量有望保持在2013年年底的水平。
  预计全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为4000万载重吨,新接订单量将超过6000万载重吨,年底手持订单量预计保持在1.6亿载重吨左右。
  造船业节能环保要求高
  近年来,我国在高技术船舶关键技术的研发上取得突破,一批节能环保新船型相继推向市场,对船用钢材的品种和规格要求也带来大的提升。
  一是高强度钢的需求占比继续提高。在强度要求方面,随着船舶大型化和安全、涂装规范的变化,普通A级板用量逐渐减少,高强板用量增加成为趋势。目前国内高强板(AH32-AH36、DH32-DH36)在散货船上的使用比例为60%左右,在集装箱船上的使用比例为45%左右,在油船上的使用比例约为30%.目前我国大型钢厂基本上都能够生产高强度船板,但12毫米以下高强度船板还有部分依赖进口。
  二是特殊性能的钢材需求大幅度增加。随着我国建造高技术船舶的能力不断增强,对特殊性能的钢材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。如大型LNG(液化天然气)船采用的低温压力容器板,不仅要满足高强度船板的要求,还要满足-163℃的耐低温压力容器性能要求。新型集装箱船等船型所用船板几乎涵盖所有级别,品种达到1200多个,并向F级、Z级钢船板和型材发展。
  三是船用不锈钢的使用量将增多。LNG船、LPG(液化石油气)船的建造将大量使用不锈钢和镍基耐蚀合金等材料(目前靠从德国进口),不锈钢主要用于液货舱穹顶结构,镍基耐蚀合金因其极低的膨胀系数主要用于液舱维护系统和LPG罐体用钢。同时,LNG船、化学品船的内胆大量使用205双相不锈钢,重量占到整船重量的10%左右。
  四是在船用型材方面,对大规格的球扁钢、大型不等边不等厚角钢的需求也将加大,对无缝管的壁厚均匀性和圆度准确性的要求都将提高。
  钢铁业调整产品结构任重道远
  造船业复苏带来的市场和需求的利好,有力带动了我国船板生产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,今年1月~6月份,我国船板产量为637.35万吨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4万吨,同比增长43.76%.其中,高强度船板产量为323.37万吨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6.4万吨,同比增长56.24%;用于造船的特厚板产量为15.54万吨,同比增加了3.71万吨,增长31.36%.上半年,我国被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实现船板产量575.45万吨(不含特厚板),接近2013年前3个季度产量的总和。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、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、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9家钢企累计产量超过30万吨,同时有8家钢企高强度船板累计产量超过20万吨。
  上半年,造船业和钢铁业调整产品结构步伐保持较高的一致性。信息显示,造船骨干企业加强对绿色环保主流船舶和高技术船舶的开发,液化天然气(LNG)船、超大型油船、超大型集装箱船、大型散货船及液化乙烯气体(LEG)船、不锈钢化学品船、科学考察船等一批高技术船舶订单处于稳定、上升势头。与此同时,钢铁企业高强度船板生产快速增长。高强度船板占到了船板总产量的50.74%.如在宝钢集团生产的37.48万吨船板中,有24.37万吨是高强度船板;新余钢铁高强度船板产量同比增长了171.94%;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高强度船板同比增长了112.34%.这说明,有实力、有能力的钢铁企业适应市场,满足高端需求,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、调整产品结构的进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。
  数据显示,今年前几个月,我国锚绞机、增压器、螺旋桨、低速机曲轴等产品产量和接单量同比实现增长。其中,国产海洋工程装备大型拖缆机、锚绞机、平台提升装置、平台电站、系泊链等配套设备实现替代进口,自升式平台配套设备本土化率有望达到50%甚至更高。这也为提高造船业高端钢材国产化指明了方向。
  但是,业内人士提醒,较快增长的造船业暴露出的一些问题,将影响到相关造船用钢的需求。上半年,我国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81艘(座),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11座、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、钻井船3艘、生产平台3座、海工辅助船59艘,合同金额79亿美元,世界市场份额占比提高到32%,居全球第一。但是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在近两年进入调整期,特别是自升式钻井平台成交量下滑趋势明显,对以承建自升式平台为主的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不利。当前,海洋工程装备所需要的部分产品仍要进口,如齿条板、半月板、超薄板、超厚板、EQ70板等。我国一些钢企虽然已经具备了高品质船用钢材的生产能力,但工艺的稳定性有待提高。

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